江苏经济总量居全国前列,但创投规模与深沪京还有很大差距
“美国的微软、IMB、GOOGLE都是创投资金扶持起来的。我们江苏的创投,也培育出了无锡尚德、南京高齿等知名上市企业。”10月20日,省创业投资协会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,“随着创业板开板,我们必须创新投融资平台,加快创投业的发展。”
从“一台样机”起步
“对方开的所有条件我都满足,最重要的是要尽快把他们挖过来!”记者14日走进江苏天瑞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召贵的办公室,他正在打美国长途,“我们准备从美国引进一个团队,五六个人都是研究质谱仪的顶级专家。”
江苏天瑞2006年在昆山清华科技园落户,目前主要生产光谱与射线两种类型的检测仪器。“质谱是检测仪器的最高境界,兴奋剂、食品安全、生命科学等领域的检测全要靠它,但目前国内的质谱仪几乎全是进口的。”刘召贵说,“我们今年投入了几千万元的研发费用,准备将研发队伍由现在的200多人增加到四五百人。我们的目标就是,今年年底一定要拿一台样机出来。”
刘召贵的“冲动”是有底气的。今年6月,天瑞得到了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旗下的创投基金在内的3家基金的青睐,获得6000万元的投资。
“创投带来的不仅仅是资金。”在苏州斯莱克精密设备股份有限公司,副总经理孟凡中说。斯莱克是由4位毕业于清华大学的技术专家创办的,其中3位还是同班同学。“2004年公司成立时,我们只有一台样机。今年,我们的销售预计可以达到9000万元。”公司高速成长的背后,就有创投的一份功劳。“引入创投,公司增加了外部股东,有利于公司的规范化治理;创投在企业上市以及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等方面都有丰富经验,我们等于多了一个顾问;引入品牌创投,提升了我们公司自身的品牌,客户也因此更有信心。”孟凡中说。
为企业“未来”投资
创投被称作“制造企业”的投资。据不完全统计,到2008年底,江苏各类创投机构共有115家,管理资金规模达到278亿元,累计投资项目704个,其中绝大多数属于高新技术产业。
“银行贷款,看的是企业的现在,主要看公司财务状况。我们创投,看的是企业的未来,包括企业团队、技术水平、未来成长性等。”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董事长徐锦荣说,“银行用储户的钱来投资,安全是第一位的,而创投资金的风险承受能力更强。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,创投可以做银行不能做的事。”
据介绍,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目前拥有28支创投基金,累计对外投资项目200个,其中80%都是初创期与成长期企业。
创投另一个特点是,它是一个更为开放的融资平台,各类社会资本都可以参与其中。“我们的28只基金,既有政府出资,也有国资、民资、外资,其中国外基金有8个。大概1元的政府资金,能够吸引2元的社会资本。”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总裁张伟介绍说。
而在他看来,作为江苏省级国有创业投资平台,公司更可以围绕省里的战略,成为促进经济转型与科技创新的抓手。“在投资中,我们把行业的热点、区域的重点与自身投资特点结合起来,把企业的投资收益与社会效益结合起来。除了新能源、新医药产业外,目前我们又盯住了三个投资重点:文化产业、沿海开发、物联网。”
创投也需要扶持
朱晓虹是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苏州管理团队的副总。“我们的工作就是跟各类老板打交道,从一身行头千把块的到上百万的都有。”她说,“早上10点打电话到公司还找不到人的,这样的老板我们绝对不会投资给他。”怎样找到合适的投资对象是个难题。但朱晓虹遭遇的往往是这样的尴尬:种子期企业风险太大不敢投,而成熟期的好企业人家又不缺钱投不进去。
“近年来,江苏创投取得了较快发展,但与创新型经济的现实需求还有很大差距,有许多现实问题需要解决。”省创业投资协会的李会长说。
“江苏的经济总量在全国数一数二,但我们的创投规模,与深圳、上海、北京比都有很大差距。”李会长认为,“江苏创投资金的募集渠道还要进一步放开,政府要加大力度,增加引导资金,吸引更多社会资本进入创投业。上海浦东新区一个区就拿出了20亿元,天津滨海新区也设立了20亿元的引导基金。”
朱晓虹的尴尬,主要来自对创投的现有考核机制。“与生产型企业相比,创投企业应有独特的激励与约束机制。”李会长认为,“要考核营业额,创投没有营业额。要考核利润,它的利润不是当年结算的。因此,应该从整个投资周期来进行考核。而对于投资风险,应宽容失败,允许失败。上海、浙江就建立了风险补偿机制,创投投资种子期、初创期项目,政府给予补贴。”
民资目前对参与创投业积极性比较高,但在实际运作中,也存在误区。“国外成功的创投基金,都是采取委托制。我们的民企老板认为,自己的钱交给别人管,多花了钱,还不放心。”李会长指出,“创投与企业投资是不一样的,需要专业的人才队伍。我们的创投人才还比较缺乏。省里现在重视引进国外科技人才,金融投资人才也同样重要。因为,他们可以将科技成果成功转化。”